四川省人社厅:今年暂不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更新时间:2017-07-28 04:53:24 来源:华西都市网
四川省人社厅公布上半年工作“推进表”
7月26日,四川省人社厅举行2017年上半年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四川今年1—6月的就业工作、社会保障工作,以及劳动关系工作的推进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获悉,四川从2017年1月1日起,为全省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总体增幅为2016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的5.5%左右。约778.1万四川退休人员将享受到这一福利。
发布会上还透露,四川在今年年底前,将实现各统筹区接国家级平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同时,基本完成全民参保登记。
关注
关键词:就业创业
年度目标: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
半年进展:已新增就业56.32万人
今年,就业创业工作依然是省人社厅的工作重点,就年度目标而言,要确保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的目标。
“上半年全省就业形势呈现总体稳定、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据省人社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李强介绍,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6.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持续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全省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5207名创业大学生发放了创业补贴;对11173名大学生进行了创业培训;全省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亿元,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直接扶持自主创业约0.3万人,带动(吸纳)约1.0万人就业。截止今年6月,全省共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孵化基地)321个。
在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增收的工作上。今年上半年新增返乡创业农民工4.1万人,新增返乡创办各类经营主体7.5万个,实现总产值62.2亿元,吸纳就业11.6万人。
关键词:社会保障
年度目标: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联网结算医院400家
半年进展:已联网60家
今年,人社厅继续加强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医院扩面工作,目标年底前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联网结算医院400家,门诊特殊疾病联网结算医院60家,逐步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医院的覆盖面。
发布会上,李强透露,截至6月末,四川所有统筹区均接入国家平台,开通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医院达60家,全省通过异地就医国家平台已完成结算69人次,结算费用111.7万元。长护保险、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进展顺利。
此外,失业保险降低费率政策也在继续落实中。截至6月末,已为3773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资金1.97亿元,惠及67.13万名职工,为30.37万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3.1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1月1日起,四川为全省778.1万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总体增幅为2016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的5.5%左右。除了每人每月增加45元,退休人员还享受“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额外补贴。同时,高龄、艰苦边远地区、军转干部等企业退休人员将得到“特殊照顾”,他们的养老金每月还将继续提高。
关键词:人才队伍
年度目标:力争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5万
半年进展:已新增高技能人才10.38万
如何为“四川制造”和“四川创造”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四川着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力争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5万人。
“截至6月末,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0.38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0.58万人。”李强表示,围绕打造“四川技能大赛”品牌,上半年累计开展省级、市(州)级职业技能竞赛20个,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
在破除基层人才发展机制体制障碍上,全省制定出台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确保各类人才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2017年,我省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4项,获批国家级高端和重点类项目26项,批准以“天府高端引智计划”为龙头的省级引智项目123项,计划引进急需紧缺高端外籍专家341人。”李强透露,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改革试点、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川就业工作。
关键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年度目标:推进地方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
半年进展:今年暂不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稳慎推进”。这是谈及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李强用到的词。
上半年,全省已完成全省法官、检察官基本工资、津补贴和绩效考核奖金核定兑现工作。完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收入分配政策,研究制定引进高校院所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面向社会承担技术服务的收入分配激励政策。
对于备受关注的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目前,正推动市(州)、省直部门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已完成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2015年度薪酬考核兑现工作,改革后人均薪酬为35万余元,降幅达8%,个别省属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下降幅度达78%。
此外,稳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决定全省今年暂不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亮点
四川失业保险支持职工提升技能
最高补贴2500元/人
近日,省人社厅出台了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政策,那么,哪些人群才可以申请领取技能提升补贴?怎么办理,每人能够领取多少金额?
发布会上,省人社厅失业保险处副处长王曼介绍表示,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3年以上、自2017年1月1日起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可申请领取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同一职业(工种)同一等级只能申请并享受一次技能提升补贴。”
就补贴标准而言,一般来说,职工取得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为1000元;中级(四级)补贴标准为1500元;高级(三级)补贴标准为2000元。“各市(州)还可根据本地产业发展方向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适当提高本地区紧缺急需的职业(工种)补贴标准,最高补贴标准可以达到2500元/每人。”
专人跟踪服务
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
去年,四川省人社系统组织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共帮助5.3万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就业率达到92.58%。今年,全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40万,如何帮助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对此,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副处长曾志刚表示,目前,人社厅正在积极与教育厅和人社部沟通对接,尽快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数据信息。将尽快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数据信息,将名单全部录入信息系统并按户籍分解到各市州和县市区,层层落实责任。
“摸清底数、分解任务后,就是因人施策,精准服务”。将督促指导各地详细了解掌握每一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家庭情况、求职需求和就业失业状况,有针对性的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创业培训、就业见习、岗位推介等服务。
此外,还会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身体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开展重点帮扶,通过鼓励企业吸纳、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力争到年底,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