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上学网
首页 > 资讯 > 大学 > 高校“大师剧”火了! 艺术消除年代感直抵心灵

高校“大师剧”火了! 艺术消除年代感直抵心灵
更新时间:2017-08-09 16:00:38    来源:中国甘肃网

海南文昌,我国离赤道最近的发射场。今年7月下旬,上海交通大学原创话剧《钱学森》在这里进行汇报演出。这部以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为原型创作的校园“大师剧”,曾一举摘得中国校园戏剧节金奖。迄今,该剧已先后巡演10轮,演出多达31场,覆盖观众四万多人。

包括《钱学森》在内,在沪上高校,大学生追“大师剧”,正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清贫的牡丹——王振义》、东华大学的《钱宝钧》、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潘序伦》、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裘沛然》、上海理工大学的《刘湛恩》等等……一批以高校名家大师为原型、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大师剧”,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专家认为,这些由大学生自己创作并演出的剧目,正成为沪上高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传播大学精神和文化的有效载体。

据上海市教委介绍,2017年至2018年,本市教育系统将重点扶持六部“大师剧”作品。包括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贺绿汀,武术大师蔡龙云等在内的一批大师、大家,都将通过“大师剧”,走进当代大学生的心灵。

有筋骨、有思想、有温度,校园纷纷排演“大师剧”

这两天,在上海师范大学,大型原创话剧《廖世承》的创作团队刚组建完成。廖世承是上海师范学院首任院长、著名教育改革家和心理学家,今年恰逢廖世承诞辰125周年,这部全新的“大师剧”将在今年9月首演,作为新生入学后的“重要一课”。

从2014年开始,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以文教结合项目为载体,大力实施上海高校“向大师致敬——大师系列校园剧”扶持计划,精心选取各高校的创校老校长、学术大师、育人楷模等名家大师的人生经历作为创作素材,挖掘这些大师身上所折射出的艰苦奋斗、为国治学、严于修身等方面的教育内涵,引导广大师生走入大师的精神世界。

把身边的“大学精神”请上舞台,与大学生面对面重现大师名家的动人故事,“大师剧”火了!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振义教授为原型的“大师剧”《清贫的牡丹》(学生版)经过多次演出,目前已纳入上海交大医学院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成为学生们追寻前辈脚印的一项重要启蒙教育。一批批观看过这部剧的医学生们表示,“他们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各大高校备受追捧的“大师剧”,被业界人士视为一股清流。“大师剧”没有花哨的舞台装置,没有大牌名角上场,却在人性温暖和人文关怀上胜出一筹,以有筋骨、有思想、有温度的作品征服了年轻人的心。

“大师剧”为什么能那么火?艺术消除了年代感,直抵心灵

眼下,随着沪上高校“课程思政”教改不断深入,“大师剧”已逐渐作为生动的教案和素材,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力支撑,形成艺术与高校思政工作的同频共振。

“大师剧”为什么这么火?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施索华告诉记者,如今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5后”,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更愿意表现自己的个性。“如果大学思政课一味地去灌输,去讲授理论知识,对有些年轻人来说,未必能入耳入脑入心。而像《钱学森》这样的‘大师剧’,能将理论知识融入典型人物和典型情景中,有助于理解、消化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观点。从育人效果来看,更容易获得高校学子的心理认同。”她的思想课教学团队就引入钱学森的故事来阐释“小我”和“大我”之间的辩证关系,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邱夷平曾和学生们一起去看《钱宝钧》,他直言“看完后感动不已,非常励志”。邱夷平说,像钱宝钧等一批上海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的为人为学本身就体现着大学精神。比起自己读人物传记或者通过参观等活动了解老校长的事迹,艺术是一种更好地带着学生回到过去的形式,很容易就消除了这些人物的“年代感”,直抵学生的内心。通过观看“大师剧”,年轻人更能被打动,受到大师精神的感召。

在创作过程中,创作团队更是精益求精。为了凝练人物故事,收集一手素材,《钱宝钧》的创作团队成员先后查阅图片300余张、文字资料近50万字,还走访了东华大学的教授、钱宝钧的家属以及相关专家320余人次,着力准确呈现钱宝钧的人生经历和精神情怀。

“讲台”与“舞台”形成高校思政教育的双通道

校园里的“大师剧”,既为师生们创设了一个艺术实践的舞台,本身也是一个生动而真切的思政课堂。因为不少老师和学生是“大师剧”的观众,也是排演者、创作者、传播者。在全情投入创作中的过程中,师生们感悟到大师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学生万一说,“参演《钱学森》这部剧,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项演出任务,更影响了我自己的人生轨迹。曾经,出国留学对我而言意味着获得高薪工作和安逸生活,而现在我觉得,学成回来、报效祖国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清贫的牡丹》里,饰演了王振义妻子谢竞雄的黄海燕说,“站在台上用心演绎王爷爷的一生,‘余于病患,当悉心诊治,不因贫富而歧视,要尽瘁科学,随其进化而深造,以造福人类’的誓言掷地有声,让我们心潮澎湃。”

热词:高校“大师剧” 艺术 消除年代感 直抵心灵

上一篇:岷州中学领导来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访问交流
下一篇:华侨大学2017年甘肃积石山县志愿支教捐赠仪式

站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