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上学网
首页 > 资讯 > 高中 > 深圳将在5所高中试点“走班”教学

深圳将在5所高中试点“走班”教学
更新时间:2017-10-20 15:01:12    来源:中国广播网

多所探索“走班制”学校分享实践经验:

“走班制”不能“为走而走” 需资源投入和转变思维

因扩大了课程选择性,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走班制”在欧美国家已被普遍采用。而在深圳的深圳中学、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此前已开展了“走班制”教学尝试,虽模式不一,但目的都是为了因材施教,让学生选择教师、选择教学模块、层次与进度,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多所亲历或见证“走班制”改革的教师、专家指出,该教学模式改革并不简单,其涉及的学生管理、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公平等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尤其在学校模大、班额大的情况下,该改革或更有难度。有专家甚至提出,不能为走班而走班,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特点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案,政府各个资源配置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充分的支持,避免落入形式化。

要关注学生管理、资源配置等难点

深中早在2004年就曾探索尝试走班制改革,后来受到一些家长诟病,认为一定程度导致学生学习和管理的混乱,最终改革放缓。2014年,深中在《2014级高中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中,又明确提出要实施分层教学、走班制选课。

郭胜宏介绍,该校的走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经过几次更新改进,目前是在实验体系(深中高中三大学生体系之一)范围内实行对不同学科分阶段实施分层教学,选该体系是考虑到这里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且未来发展差异性较大,既有选择参加高考的,也有准备出国的,因此更适合走班教学。

据郭胜宏介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实验体系的学生,高一一开学就会在数学、英语两门学生成绩差异性明显的学科实行分层走班教学,高一下半学期,物理和化学两门科目也纳入分层走班教学学科范围。

“按需施教,按需选学”是深中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这意味着“选课分层”是基于学生按需选学的课程实施要求,不完全依据学业成绩的好坏。以数学为例,学生被分为H(honor,荣誉课程)、S(standard,标准课程)、RS层(regular、standard,追求合格的标准课程)三层,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和具体实施两方面。教学内容上,H层比国家课程拓展20%—30%,S层是完全按照国家课程要求教学,RS层则以课本教材为中心展开学习,在思维方法和解题难度要求上降低要求。

具体实施方面,H层在国家标准学科课时要求的基础上,增加选修课课时,在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两个维度进行拓展和延伸;S层课时按照国家标准;RS层则会在国家标准上增加相同科目的课时,帮助学生把书本知识尽可能在课堂上消化。此外,三层之间另一个差异是,相比于S和RS层,H层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超前学习能力较强,RS层的学生以特长生居多,基础相对薄弱。

梳理深中10多年对于“走班制”的探索经验,郭胜宏称,学生管理、资源配置、选排课和教育评价四大问题是推行“走班制”中最重要和需要解决的。他指出,选课走班不同于传统的行政班,有统一的班级编制,走班后学生穿梭于不同的教室,接触不同的同学和老师,即“老师不动学生动”,这样带来的影响是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减少,教师和教室资源有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且不易于学校开展教学质量评价。

“而这四个问题,也是接下来其他几个试点学校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对此,郭胜宏建议各个学校针对这些问题需提前准备,如核算好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配置,对学生信息资料的实行电子化管理,教育评价模式更新等。

要引导学生监测学习状态、规划学习进程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高中部副主任马彦明介绍,该校针对每个学生不同学科的学习能力来划分层次,针对不同层级展开不同的教学。高中部2016年一设立,就在数学、英语两门科目实施分层教学。根据成绩、学习习惯和综合评估结果,学生可自愿申请在S、A、B三层之间流动。

层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课后辅导上。该校数学老师刘凯称,B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老师上课主要是为他们“打基础”,帮助消除畏难情绪,找到学科学习的信心;S班的学生思维较活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要研究该知识点;A班,老师则指导学生搭框架,构建对学科知识的大体认知。

同样的差异在英语分层教学中也有类似体现,英语老师王惠珍介绍,为了“喂饱”S班的学生,老师会带领学生分析比对多个版本的英语教材,通过辩论、小组PK等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而B班教师授课以课本为本,老师需要用相对轻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A班会结合两者特点,教师在保证学生基础牢固的同时,尝试用S班的教学方式适当延伸知识点。

课后辅导主要体现在课后作业上,B班学生的作业主要来自课本教材,而S班的作业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加强。A班会在B班作业量的基础上提升难度和增加数量。

小吴是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高二(4)班的学生,初中时数学成绩较为薄弱,高一的分层考试后分在B班,此后,他跟着老师的节奏一点点地夯实基础,学习能力逐渐提升,成绩也随之好转,现在已进入S班。由于担心掉队,小吴比以前学得更认真了,学习劲头也更足了。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家长们对于该种模式也给予了理解和支持。

据了解,对于走班分层教学,有个别家长起初不理解,认为这是变相分重点班区别对待。对此,学校会解答称,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的个性化教学,且层级之间会流动。王惠珍说,家长通过学生学习成绩情况反馈发现,在这种模式下孩子非但没有失去对该学科的学习信心,成绩还有提升,甚至有学生主动找老师要求先由S班调到A班,自我调整后再回来,“学生学会监测自己的学习状态,发现并规划学习进程这件事比考高分更有价值。”

分层教学给老师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促进老师不断去学习提升。王惠珍坦言,起初,不熟悉的学生,加大的工作量,都曾让她感到困惑。但这只是短暂的,分层教学实行小班教学,因此每个班的学生人数相对固定,流动频率也较低,分层教学后,一个老师兼顾不同层级,对整个年级的情况更加了解,对层级里每个学生的关注度提高,课后辅导学生也更有针对性。

走班分层教学效果如何?马彦明介绍,自明德实验学校初中2013年实施分层教学以来,连续两年中考总均分全区第一,高中联考与其他学校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但他强调,成绩不是评价分层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学校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提供了一个最近发展区,让他们努力一下就能够得着,看得见进步才更有动力”,通过分层教学,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节奏,学校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支持。

学校组织形式改变需要管理模式变革

福田区莲花中学校长徐连佳此前在一所中学也曾探索过走班制教学改革,他认为,推行走班制的第一步就是根据课标来分教材,根据高考班和会考班对学科的不同要求将教材分成对应的层次。其次,学生不再固定在行政班内,而是流动起来去不同的教室学习对应科目,如此必然带来教师和教室的大量需求,所以推行走班制要做好教师和教室资源的前期准备工作。

“此外,走班制教学模式将对学生的管理带来挑战。”徐连佳表示,以前实行行政班时,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统一管理;推行走班制,学生流动性大,必然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混乱。要解决这一难题,全员育人的教育管理模式就要应运而生,除班主任以外的所有老师在学生的管理、指导上都要承担一部分工作。

徐连佳认为,走班制分层教学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如果做好了,教与学两个方面自然也会发生变化。但在他看来,要更好地推行走班制改革,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思维模式上的转变,“在全面实行走班制的美国,师生比例不比我们高,但老师上课的频率比我们高,如果我们的老师能从一些非教学的工作中适当减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教学上,就向全面走班分层教学走近了一步。”

也有教育专家指出,深圳目前不少学校规模大、班额大,给走班制带来瓶颈。许多老师在管理上已经习惯了行政班的管理模式,对于新型的管理方式还不是很熟悉,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开展。“多个已实施的学校在走班教学上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有的选类型,有的选层次,有的选团队。”该专家指出,深圳的走班制教学推广要创造性地从实际出发,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要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学校的情况,确定哪种模式最适合,“绝对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为了走班而走班。要重在实效。”

热词:高中 高中生 教育

上一篇:水循环再利用 美三位华裔高中生倡导环保理念受瞩目
下一篇:节省教育成本 美国高中生普遍兼修大学课程

站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