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打工有陷阱学生兼职需谨慎
更新时间:2017-07-27 16:05:58 来源:腾讯大燕网
暑假里,有的学生宅在家看书、看电视、玩游戏;有的出去旅游,开拓视野;还有的选择打工,锻炼自己的同时,还能为家里减轻经济压力。
然而,在他们打工的过程中,由于年轻缺乏社会经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遭遇陷阱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在应聘工作时,需谨慎辨别招聘信息,学会保护自己。
打工能锻炼自我
近年来,假期兼职已成为时下不少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假期首选,工作多以教育、销售、服务员、传单派发员等为主,其中教育类兼职学生人数最多。
大三学生孙萍,在一家超市从事促销工作。每天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站到下午5点,只有中午休息2个小时。孙萍说: “每天得一直站着,刚开始很不习惯,下班时脚都站肿了。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卖得好还有提成。想到能为家里减轻一些负担,很有成就感。”
在市区火神庙附近一家快餐店,大二学生李颖在这里做服务员。记者见到时,她正忙着为顾客点餐。“每天很累,但也很充实。”她说,“一放暑假,我就在来这里工作。每天早晨6点上班,下午2点下班。虽然不为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但希望通过打工来锻炼自己,充实这个假期。”
小心白忙一场
学生打工兼职本是参与社会实践的好事,但由于学生普遍缺少社会经验,容易轻信别人,每年都有人在暑期打工中受骗,结果是“白忙活”。一些有过兼职经历的学生都向记者表示,自己碰到过骗子,或直接被骗过钱。
大一学生小张,暑假回家后打算找份暑期工,无意中看到一份暑期兼职信息,电话那头声称自己是一家职业中介机构,需先缴纳100元中介费进行资料登记。于是,照对方的要求将自己的简历发过去,又将100元打入对方账户。结果等了一个月,对方也没有给他介绍任何工作。
读大三的小马看到一则招工广告,上面写着“一企业在本地举办展销会,招募临时工作人员,日薪150元,工作时间20天”。然而,上班十几天之后,却被告知场地没有落实下来,展销会取消了。因为之前的十几天是前期准备,所以工资仅按照80元一天结算。由于没有任何书面协议,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
仔细辨别招聘信息
市劳动监察部门提醒,学生要增强分辨能力和法律意识,对社会上各种招聘广告要认真分析,仔细辨识,不被“高薪”蒙住眼。找暑假工最好到正规的职介场所,不要轻意相信路边小广告。在工作前跟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后,应签订权责明确的书面协议或者合同,约定工作时间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伤害赔偿等。
此外,用人单位若以任何名义向学生收取抵押金、服装费、培训费、入职费等都属于非法行为。如果遇到不给工钱或者拖欠等情况,可到工作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拖欠工资。
本报记者牛四光
上一篇:“熊孩子”乘文化专列享缤纷暑假
下一篇:台生暑期体验收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