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上学网
首页 > 留学移民 > 美国 > 《初探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连载(7)

《初探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连载(7)
更新时间:2013-08-13 02:06:56    来源:美国文化

六、后记。

决定要写一篇介绍美国主流文化的文章,是在两年前的时候,那时我刚出版了《从东到西看关系》这本书。来美国后的许多切身体验,使我产生了一种冲动,一种震撼,眼前经历的许多人和事都与我过去想象的不同,我想把这些告诉国人。然而随着事移境迁,认识一天天地深入和发展,去年看前年写的稿子觉得很肤浅,今年看去年的稿子又觉得太幼稚,加上忙,于是这篇稿子一直在写写、停停和改改中。我也相信,再过一段时间,我又会觉得这篇稿子太肤浅。

我觉得,人们对一种新文化的认识要经历几个转变过程,第一过程是新鲜期,当你来到一个全新的地方时,你所注意的往往是与你过去经历所不同的地方;加上初来乍到,与新环境接触不深,看到的往往是表面上的东西,于是你很容易将这些差异性和表面性看作是新文化的全部。但这种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往往会长时间影响你今后的思想。第二过程是深入期,随着你与新的人群交往密切,关系加深,你会发现一些表层以下的东西,许多人会纠正你过去的看法,于是你会对你过去的一些看法进行否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眼前的事情,从正反两个方面得出结论。第三过程是适应期,随着时间发展,看到的多了,经历的也多了,你开始变得麻木了,新鲜的也不新鲜了,奇怪的也不奇怪了,这时你已融入新的环境,你的有益的地方是已适应了新的生活,不利的地方是许多思维的火花也熄灭了。我不知我现已进入到哪一期,但是我有一种要把最初的感受写下来的愿望,我在研究关系学,我希望中国社会能建立一种彼此友爱,相互关怀的人际关系。来到美国后,我突然发现,我们过去所一直寻找的东西,在美国就有。以下是我刚来美国时的一些经历:

我初来美国的时候,人生地两生,问路是免不了的,而每次问路,都能得到热情的回应。刚来美国的第一天,我在一间办公室向一位男士打听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在哪,他给我讲了几遍我都没有听懂,我怕他该不耐烦了,于是谢过之后就想离开,可他没有一点急躁的样子,他似乎察觉到我并没有听懂他的意思,于是叫住我,进屋去找了张地图出来,又在上面画了半天,并将地图送给我。我找学校办公室去注册,进错了楼,一位美国人主动上前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我拿出地址让他看,于是他带我下楼,走出院子,一直看到我按他手指的方向进了另一栋楼才返身上楼去。

有一次我开车去一家饭店参加聚会,在一个加油站向一位小伙子问路,那小伙子让我跟着他的车,把我带到了要去的饭店,我以为他也来这家饭店,可谁知他向我招招手后便开车走了,原来他是专门送我来的。还有一次我们正在车上查地图,一位警察主动过来让我们跟着他的车,一直把我们带到要去的地方。一次我向一位中年男子问路,他一时也搞不清楚,突然看见一辆警车停在一个几十米远的加油站旁,他竟横穿马路跑去问那警察,之后又一溜小跑回来告诉我们。还有一次我开车迷了路,下车向一位妇女问路,那妇女正跟我们比划着,突然一辆高级轿车停了下来,一位中年男子从车窗内递出一张地图来,我接过地图,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他便一溜烟地开走了,从此我车内便多了一张那位好心的陌生朋友送的地图。在美国开车总是互相礼让,很少抢道,看到行人总是早早把车停下,招手让行人先过。你要并线,后面的车不是把你往外挤,而是减速让你加进来。一次我开车要从辅路进入主路,前面正好一辆车挡在前面,那司机看我要拐进主路,竟将车后退一丈多远,并招手示意我夹进来。在十字路口,经常会看到两个车的司机相互招手,让对方先走的情景。有时遇上堵车,一条路上会排起很长的队,而旁边的一条路却是空的,很少有车借机从旁边的路超车。

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是最需要有人帮助的。在开始的日子里,我们虽人地两生,但遇到了很多热情的美国人和中国人。经常会有一些热心的人帮我们开车办事,接送机场和带我们上街购物,有时周末接去其家做客,等等。我们在这认识了许多美国朋友,我们家楼下原住着一位美国老教授,经常会挂一些水果、食品等在我们的门上。一位美国朋友经常来我们家中免费教英语。这里的很多中国学生都有美国朋友每星期开车带他们去购物或教英语。一次我们往家中抬沙发,一位中年男子二话不说,帮我们把沙发抬到他的车上,帮我们拉到家,又抬上楼。一次我帮朋友搬家具,竟有两位美国小姐上前说:“需要帮助吗?”看着她们那细嫩的小手,我们忙说:“谢谢!不用了”。刚来美国我英语不通,第一次去银行开户,漂亮的银行小姐不但一点不急躁,反而通过比划、手写等方式与我交流,在等候时她怕我着急,写在纸上告诉我中国的一些近况,如中国的运动员得了几块金牌等等。一次去商场购物,我对一位柜台先生说我英语不好,那先生马上说:没关系,我到中国不也一样不懂中文么。一位中国女生告诉我说,她有一天车坏在了路边,这时一位女学生主动过来问她是否要用手机联系家人,于是她便用那女生的手机联系到她丈夫赶来帮忙。在等候的半小时里,竟有七八位学生上前问她是否需要帮助,有位女生怕她等人着急,竟陪她一起聊天,而这些人都与她素不相识。

不光美国人乐于助人,这里的很多中国学生与学者也都非常乐于助人。同为龙的传人,在一起相互帮助最多的还是中国学生与学者自己。我刚到哥伦布市的第一天,由于还没找好房子,在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遇到了一位热情漂亮的上海姑娘,不由分说地便帮我打起了电话,联系房子;又遇到两位热情的中国女学生,她们不仅开车去帮我拉行李,还帮我解决了临时住处。有一对年轻夫妇,男的原是北大的高材生,女的是北航的大学生,想不到在北京时近在咫尺不相识,到这来却认识了,小两口义务承担了我儿子的学习辅导任务,儿子的学习在他们的帮助下有了很大提高。

在美国社会,最为活跃的组织就是教会,国际学生刚来美国,当地教会都会组织教徒接送学生,为学生提供住宿,教新生学英语,等各种活动,还为国际学生提供对口的家庭,专门帮助你解决各种困难。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共同的信仰,造就了一个向上的人群,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

热词:美国文化 美式文化

上一篇:美国文化习俗杂谈 (5)
下一篇:美国文化习俗杂谈 (6)

站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