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上学网
首页 > 资讯 > 高中 > 均衡教育资源才能终结“幼儿高考大片”

均衡教育资源才能终结“幼儿高考大片”
更新时间:2017-05-09 16:17:48    来源:中金在线

根据南京市今年的招生新政,民办小学今年的面谈招生工作须在5月6日和7日集中完成。5月6日,上万名大班萌娃在家长的带领下四处赶考,上演了一出“幼儿园版高考大片”。记者采访发现,参考的孩子大多都花代价培训过,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为了给孩子们冲刺上名校,家长们可谓下足了血本:有陪孩子一起刷题的,有参加幼小衔接班的,还有请外教陪练的……总之只要是对孩子有帮助的都要试一试。(5月7日《扬子晚报》)
哲学家卢梭认为,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独特的地位。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从本质上讲,教育活动应该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幼儿园主要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宜拔苗助长开展教学活动。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幼儿教育不能小学化,禁止幼儿园教授小学的内容,但是,从南京“幼儿园版高考大片”的残酷现实来看,如果幼儿园不拔苗助长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如果家长不下血本给孩子进行各种培训,孩子想上名校恐怕很难。
教育部屡屡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要就近入学,然而,家长择校热度不减,择校途径五花八门,公办学校不让择校就削尖脑袋挤民办学校,择校的狂热从中学蔓延到小学甚至幼儿园,很是耐人寻味。当然,优质民办学校,不是普通百姓家庭上得起的,有关系有门路的人毕竟是少数,下血本培训冲刺名校也是僧多粥少,普通百姓的子女依然只能望名校兴叹。
其实,择校问题说到底还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惹的祸。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语境下,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择校,但是由于学校布局、就近入学范围与公众就学期望值不一致,优质教育尚属“紧俏商品”,根本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无法阻挡千千万万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择校现象屡禁不止。
虽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教育目标已经实现,但是,用好教育投入比实现教育投入目标本身更重要。这不仅要加强教育经费审计,避免教育投入经费跑冒滴漏;也要防止教育经费为重点学校锦上添花,不为薄弱学校雪中送炭。如果说大学有重点非重点之分的话,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不应有好坏之分。在义务教育投入的问题上不仅不能厚此薄彼,而且要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倾斜,防止“名校更强”、“弱校更弱”。
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角度讲,政府与教育部门要特别注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新增义务教育投入向薄弱学校倾斜。但是,地方政府基于教育政绩的需要,并不愿意大规模投资薄弱学校建设,因为名校基础本来就不错,投入名校效果立竿见影,容易出成绩,而薄弱学校投入欠账太多,见效比较慢。地方政府往往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名校身上。由于名校与薄弱学校投入、发展不均衡,形成了薄弱学校门可罗雀、名校人满为患的教育失衡局面。
虽说不少地区启动了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教育资源经过整合补充,名义的重点学校被取消,薄弱学校的情况有所改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问题有所改观,但是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这既有硬件差异,也有师资力量与教育环境的差异。而一些地方谈学校标准化建设,倾向于给薄弱学校补充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与教育教学管理等教育软件配置成了教育均衡发展的软肋。
由于教育评价机制单一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之间教师的物质待遇与事业发展环境也不一样。学校对优质师资多采取保护措施,甚至到处挖师资。造成师资流动困难,这也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一大壁垒。
对此,学校有私心,但政府决不能有私心,听任教育失衡加剧。而要在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上一碗水端平。如果政府热衷名校建设、忽略薄弱学校发展;教育失衡局面还会愈演愈烈,“幼儿园版高考大片”还会继续上演。

热词:高考 教育 资讯

上一篇:高考在即 这对母子却做了这些奇葩事
下一篇:浙江新高考“流浪学生”和“师资潮汐”成难题

站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