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上学网
首页 > 资讯 > 小学 > 武汉中小学课堂首次开设 “丝路敦煌”文化课程

武汉中小学课堂首次开设 “丝路敦煌”文化课程
更新时间:2017-09-24 02:42:52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林坤)“文化遗产既不可再生,也不可能永生。”22日,借助VR等数字虚拟技术进行展示教学的“丝路敦煌”文化课程,在武汉为明学校开讲。武汉大学数字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朱宜萱教授登上讲台,为200名中小学生讲授第一课。这也是武汉市中小学课堂首次开设此类特色实践课程。

据了解,“丝路敦煌”文化课程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课题的子课题,由湖北大学中科科教研究院承担研发。北京、青岛、武汉三地6所中小学的14名老师,从各自的学科方向参与其中,包括武汉为明学校的4位青年教师。他们将在新学期的教学中,对敦煌的历史地理、社会生活以及莫高窟壁画、雕塑、建筑艺术进行细致讲解。同时结合数字敦煌VR多媒体资源、手作活动实践以及游戏场景设计等创新的形式,带领学生感受科学与人文的深度融合。

湖北大学中科科教研究院院长邓晓红表示,“丝路敦煌”课程已在北京中关村中学和建华实验学校先行开展,反响较好。武汉长春街小学与武汉三中也有望在今年陆续引入该课程。

热词:武汉中小学课堂首次开设 “丝路敦煌”文化课程

上一篇:合肥考生热衷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人数再创全省新高
下一篇:从大学向中小学延伸 汉语加速成为“国际性语言”

站外信息